❖清·聂璜《海错图》第四册封面(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)
雍正四年(1726),太监苏培盛向清宫造办处上交了一套“奇书”,名曰——《海错图》。
奇在何处?即便是在异宝遍地的故宫博物院,这本书也称得上一个“奇”字?
其实还远远不止。
❖《海错图》中的鲸鱼
说是送入皇宫的《海错图》,但作者聂璜其实只是个民间画家、商人,花一辈子自费创作这套书纯粹是兴趣使然,没有半点逢迎上意的想法——更何况此时他已经去世近四十多年了。
完成这套《海错图》有多难?
这一套四册书里,有371种作者亲笔画出的“海错”图谱和相匹配的一文、一赞。
所谓海“错”,其实就是海中的生物,聂璜取其海洋广阔、难以分类、错综复杂之意。
回望中国历史,此书堪称是最全面、详实的海洋博物学图志了,字比它多的没有图,有图的没它画的好。书里甚至还有神龙、人鱼、蛟龙、闽海龙、鬼水母这些传说中的生物。
从此,在锦幄初温,兽烟不断的重华宫里,乾隆皇帝的书桌上安然沉睡着一片幽玄神秘的海底世界。
不知那身着龙袍的天子,可曾遥想过千里之外蔚蓝大海的模样?
❖《海错图》中的人鱼
故宫里的海底总动员咱们先从第一册的“蟳虎鱼”说起。
既然叫蟳虎,那么肯定是因为特别爱吃蟳而得名,这也是聂璜笔下的捕猎瞬间